就我自己来说,我非常支持为那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付费!不过,我又非常不喜欢为个人讲师形式的网课付费,特别是那些挂满花哨名衔的所谓专家、名师。 年轻时因为自己长得不出众(技术范儿的样子),平常也没啥女朋友可吸引,下班后就到外婆家吃饭、陪外婆聊天,但每周还会去自己报读的技能培训班学习(各类英语课程、技术认证等)。那时候二十岁出头,每个月单单上培训班的钱,就占了工资的一大半。 另外,我还经常会被专业杂志上的国际技术会议吸引,会务费经常是我1-3个月工资。别人出席都是公费支付,而我每次都是自掏腰包去参加,记得在某个我自费的企业大学里,当时创业初期的马云是我老师,为此还有过一些私人友谊。...
你在实习期犯过的错,是怎么去解决的?
先说说我自己的实习经历。我在外面实习的时候被“召唤”回学校,专业课老师说我学得好,而且有带差生的能力,就许配给我一个全校最差的班级,让我去带他们的专业课。当时… 我自己也是“小朋友”一枚,让我带带同班的差生还行,但对于外班同学怎么带?想起那些打老师的凶悍学生,我就头皮发麻,我真心没头绪! 果然,刚开始接手,说是学长来上课了,下面一下就哗然了,根本不好好听课,教室熙熙攘攘,我拿板擦拍桌子也没用,果然是全校最乱班级(没有之一)。 布置作业要求他们课堂做完后再回家,根本没人理我,多数人收拾了就走了。不仅如此,之后的每天还收到很多病假条,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拉路人冒名代写的。有老师建议我去家访,看看请假真假,我怕关系恶化,果断放弃。...
很想从一线城市回到四线老家,可行吗?
从一线回四线城市会遇到什么问题?现在年龄大了,不想再在一线租房蜗居了。有人有实际经验吗? 我曾从一线城市(上海)到四线城市(浙江余姚)工作,是被当地一家著名的老牌企业以“市级人才引进”的身份邀去从事改革工作。 我从一个余姚“外来人”的视角看这里,四线城市的民风和人文都显得比较保守,很有一种中国传统盛行的古朴感觉。我去的那家大企业的老板有一种中国人所特有的艰苦奋斗精神,他的梦想和报效祖国的决心,深深地折服了我!也许这就是老一代创始人能吸引一线城市和国际精英的魅力所在!...
在部门里被边缘化,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入职一年左右,同期小伙伴都忙得飞起,唯有我每天在喝茶摸鱼,非常轻松… 我应该继续这么待下去吗?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无解的,就看你是要逃避并跳槽,还是能在困境中求突破?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会尽力为生存寻求突破,没事做也可以找事做!职业生涯中,我遇到的最大的“被边缘化”,是我在某公司遇到突然“被架空”(属于手段卑劣的某高管的斗争手段,他常用于挤掉不听话的人)。架空发生于项目上,我正在推动的项目上忙碌,突然被通知回公司开重要会议,千里迢迢从浙江赶回上海,结果第二天发现根本没有任何会议,然后… 即使是客户那头项目上催我回去,但这位又一直说会议延迟而不让回项目。...
感觉自己不快乐,是不是应届生都这样?
做人事基础工作感觉不快乐,抗拒上班,试图调节心态也没成功,加班多、通勤长、事琐碎,自己情商不高同事关系也不怎么和谐,想问这是应届生必须经历的状态吗? 这件事情从我的视角看,其实还算是挺正常的,很多企业都有应届生困惑的现象,虽然这不算是个正常的状态,但这个事情不能完全怪你。 我可以保证的是,你的情商和智商完全没问题,也不用自我质疑太多。因为你从连续读书伴随成长的十多年走来,突然就切入了不一样的职场环境,行为和习惯感觉不适应是正常的。 如果非要说这到底是谁的责任,我觉得大概率是因为你的上级能力不行,他没有办法指导或帮助你从学生身份转换为一名相对合格的职场小白。...
你是如何看待现在常提及的延迟退休的?
说实话,我在刚工作的时候,看到职场年龄大的“前辈”退休,就觉得他们挺舒服的,从此想怎么玩都可以,每月还有钱拿,当时很不理解他们中有些人还要开后门找领导要求“返聘”? 在我更小的时候,觉得上班好舒服啊!每天下班吃完饭,父母就抱着电视机看电视了,我却要在其它房间里写作业到很晚,除了作业之外,永远还有做不完的课外习题集! 但是,如今在职场工作了数十年的我,却非常期望时间能走慢点儿,能延迟退休当然是好的啦!因为我不甘心自己花时间努力了那么多年、总结了那么多经验,没怎么用到就奔向退休!我也发现当前这个时代实在是太精彩、太美好了!有激励我自己不断提高、不但面对管理难题的机遇,有学不完的新知识、新方法论,还有各种年龄段的朋友、网友、笔友可以认识和深度交流。...
在职场中,你感受过哪些“说话的艺术”?
我在某大型企业工作时,负责每年组织集团的某个高层评委会的巡访工作,即到集团下属的多家公司进行年度评审,我们经常也顺带对下面的中、基层干部和员工进行一些访谈。 在一次非常偶尔的基层访谈场合里,我发现评委会里那位平时很严肃、不善言辞的年龄最大的副总裁,他务实的谈话方式非常值得我学习。 这应该是一位50后老领导,他在跟操作工谈话时没有什么集团领导的架子,显得长辈范儿十足、和蔼可亲,面对90后一线员工,他也能用非常轻松的谈法,引导对方说出对企业问题、内部治理的看法,哪怕对方文化程度低,有的概念表达不清,他都能问得挺清楚。 就在我非常想跟这位副总裁学习的第二年工作中,他提前找到了我!原来他觉得我准备的资料比较有条理,并希望我帮他单独去整理、分类和装订一下他所期望的文件(他视力不太好),我欣然答应。...
在遭受批评时,保持什么心态会比较好?
对我来说,“受批评”是“赞扬”反方向的一杆标尺。
在我的价值观里,事业要成功,必先经历各种磨难、挫折、失败,从失败中不断分析并寻找解决出路;特别是要总结出符合自己迭代逻辑、经验沉淀的关键要素,才能在未来抓得住更高的机会。
所以对于职场批评或嘲讽,我一直是“照单全收”的听取心态,哪怕对方觉得我“好欺负”也无所谓!虽然我有时候也会解释2句(自我标准就是只解释两次),如果对方还在喋喋不休,那么我就当对方是“老龄思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另一方面,如果对方是个职位挺高的领导或者非直属领导,我会让对方适当过过“嘴瘾”,我在职场中很提倡让领导先解解压、消消火的做法,适当释放一下领导压力,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心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