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领英上看到这个提问时,觉得还是挺有趣的!我个人确实反思过这个问题,而且有了自己的答案、实践和总结。这些总结我还带到过工作中,对跨年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就我个人来说,我确实刻意保留了一些学生思维,这包括(但不仅限于)好奇、创新、逆向思维、独立观点、自我节制、无偿助人等等。这些特质使我跟实际年龄显得挺不相符,以至于在一些社交场合非常容易被人误认为“小朋友”,再加上我看起来是不大。
虽说,每个人没有必要完全照学我所保留的思维而工作,但如果你想在事业上保持动力、持续发展,可以试一试我总结的最少三要素:
- 独立观点 —— 工作多年后的不少人会失去好奇心,不论在工作日常还是发言,都在展现“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潜意识,但这恰恰就掩盖了你平时拼命努力的价值;
- 无偿助人 —— 一些前辈会提醒“小心竞争,别随便帮人”,然而他们的话一定对吗?在职业生涯阶梯理论上可以看到,“消极、阻止分享”是事业不成功人士的典型表现;
- 谦虚豁达 —— 不论在什么职业阶段,不论自己的成就有多大,都不宜“狂妄自大”,那些“自以为是”会将自己拒之于优质社交之外,还会将自己放在愚昧之中。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所留下的学生思维,其实是一些能给我事业持续助力、持续思考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