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Think Tony大牛的职场观点!

云标签经历

被接连两任领导说木讷,我应该怎么办?

好巧,我第一份工作时,也常被领导说木讷、动作慢,不过那又怎么样?我做事仔细不行么?而且我在第二年就因工作质量高、口碑好,冲到了业绩前三。 多少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年轻时不是运气好,至少我没有把工作做得又慢又差。这是因为我从读书时就一直遵从自己的要求——要尽量少做错、避免重做。 再从管理学角度来说说,为什么领导们会觉得你“木讷”? 这是因为你的表现和做事方法,不太符合常见行为,很难满足你们领导的经验、习惯,但这并不能代表你的做法一定有问题!你只要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就不会有问题。 人与人之间有非常大的行为差别,再加上不同年代人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的日新月异,说不定是你们领导的习惯和观念落后了,也说不定是领导的能力达不到当前管理的要求了。...

不擅长奉承别人,人际交往很累怎么办?

从我自己入职场的经历来看,我也一直不会拍马屁,也不擅长说好听的话,包括我入职过的几家公司,我的上级也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他们有的甚至是技术背景,性格略显古板。

然而,我发现我敬佩的领导们虽然不会奉承他人,但又很让老板重视和尊敬。经过观察与总结后,我认为他们有以下三个职场处世秘笈:

对具体工作,他们会主动承接,并乐于带领下属完成目标,甚至对关键点亲力亲为;不端架子、爱交流,待人处世方面非常稳重,并且还能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或专业启迪;有“专业素养”和“外部人脉”的双轮驱动,在遇到极端难题时会请教他人,这其中还包括了更年轻的员工。

所以,我觉得人入职场,跟对领导很重要!一些职业特征和业绩优秀的领导,能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和未来。我反倒觉得人在职场,钱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能力互补。

公司前景不明,应该要尽早考虑离职吗?

我遇到过公司被兼并的情况,曾在一家外资公司工作过,公司突然就被股东卖给了一家国有企业,成了那家国企的新事业板块,单从当时的商业计划上看,未来非常宏伟。 我是外企的人力资源经理,我深知当时提出离职可能会影响全公司的稳定,然而我在深度思考之后,还是向CEO提出了辞职(虽然CEO还承诺了如果我不走可以给我薪资翻倍,但是我还是走了)。 其实,以我当时年轻时的思想和能力,根本无法判断公司被兼并后更远的未来会有哪些职业风险,只是想着兼并后我们CEO也没了最高权限,这应该跟同甘共苦、共创未来是两码事。 企业经营和资本市场的事,向来会变得很残酷,兼并不等于未来繁花似锦,新的业态做不好肯定要被关闭,我在那时候实在是弄不清未来会怎样,干脆以自己前途为重,辞职。...

收入不低的人,为什么还要逃离北上广?

我曾经也在旁人觉得我的工作挺不错的时候突然“逃离”过上海两次,应聘到浙江的四线城市、某县城的当地最大企业工作,负责企业改革、战略管理等工作。 我觉得,每个人的职场生涯也就30多年,但不是你拼命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特别是在当今“唯名校”、“唯学历”的大环境下,你积极向上的探索,非常容易遭遇到社会带来的“天花板”。 逃离北上广,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迂回实践”的策略!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可以在不同城市发展得进退自如的,这并不代表“失败”或“落魄”,而是一种职场能力。 在小城市,固然安稳、田园、收入能轻易达到当地顶尖,房子和收入是当地人才引进提供的标配。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必须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否则极容易失去“初心”。...

除工作之外,还有必要坚持兴趣爱好吗?

从小就爱在我爸妈书柜里翻阅封面看起来有趣但完全不懂的书籍(我爸妈是做科研的),无意中在小学和初中读到了一知半解、图文有趣的书籍,如:物理世界奇遇记、图论等等,在似懂非懂间了解到量子力学、概率论、相对论等知识(长大后才明白这些名称)。 因此,我其实不相信只有某专业的人,才能读某专业对口的书籍,特别是在面对工作之后竞争激烈的职场之上时。阅读跨专业书籍是我的兴趣爱好之一。 我不忌讳人们认为的“什么都懂一点儿,什么都不专业”的传统职场定论! 在我看来,人脑其实有很大的可塑性,什么专业的理论都懂一些,对于开阔思路、观察世界非常有好处!对于多专业分析身边的世界、事物、现象时,会看得更深、更远、更透彻,也因此能结交到更多领域的朋友。 至于专业度嘛……...

新人如何能达到专家的做事质量和效率?

就我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说,做事能达到专家级的有质量和有效率,应该先做到下述三点:

已具备高效的社交能力,我在十多年前设立了一项社交的研究课题,搭建有自己的社交模型、跨领域共享的管理标准,同时我还为自己建立了具有专业和行业属性的事业标杆;坚持为突破难题而创新,我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原理,为自己创造了新知识学习体系,并将学到的理论在日常工作中尽量找机会应用、复盘、总结,形成Know-how;搭建半独立的思维结构,这方面我是通过在职场上不断应用Know-how,尝试突破管理瓶颈与难题,通过经验沉淀与自我思考而形成的。

所以,从新人直接跳到专家水平的可能性肯定为0,任何人生中应该经历的事业成功与失败,其实都应该经历一下。新人想要直接能达到专家的做事质量和效率,没有捷径可走。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超越已知,我与客户们尝试的金砖计划

每年都有几家名企在用人方面找我帮私忙,他们求助的职位往往颇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些着急招人的多数不是管人力资源的领导,有几个是业务部门领导,有的则是副总裁级。 数十年来,我推荐的人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两个,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猎头,甚至有些猎头说我是在破坏市场规则,我个人推荐成功的数量越多,越会让猎头们无路可走。 其实不然,在此之前,曾也曾多次尝试介绍猎头为客户提供服务,但在这些企业超高要求、超紧时间下,均未合作成功,最后还得我去扫尾。有时候甚至就算我备好推荐的人,也会被猎头刷掉。 我觉得我遇到的这类推荐,应该是客户们对我专业上的某种认可,也包括了私人交往的信任度。...

工作至今,眼前只有一条可走的路怎么办?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市场,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迷茫于职场和未来发展的朋友、网友,特别是那些看似被动遇到职业危机与困惑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工作多年,只有最擅长的一项工作经验,今后应该怎么办”? 我看来,这其实是算是一种因自我担忧而造成的心理担忧,所以当前的你,也就只能看清眼前的一条发展之路。 那么,你是否可以静下心来给自己多一些思考?回顾从初入职场的初心到如今的历程,梳理一遍在努力路上的脉络,找出那些你曾经历过的、与你的成功经验或擅长领域有关联的“岔路”,进而制定出能让自己突破困局的发展策略与学习计划。...

QA Think Tony大牛的职场观点!

Q&A 路径

致力于职场问答与人生思考。站长是一位从事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的专业人员,曾被 Linkedin 职场频道授予 “领英行家” 的殊荣。欢迎在“我要提问”页面,提出您的职场困惑。

云标签